唐·权审《绝句》(又作罗隐《自遣》)。这两句大意是:今日有酒喝,今天就先喝个醉,明天有令人发愁的事情,明日再发愁。《绝句》原诗为:“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这是作者不得意的自我排遣。诗句说:今日有酒.今日就喝个醉,言外之意是,明日无酒,明日就不喝。明日有令人心烦发愁之事,明天再去发愁,今天不用去想它。诗句表现出强烈的得过且过的苟安情绪,可以此表现得乐且乐的消极思想。
唐代诗人 权审 《绝句》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这两句大意是:今夜酒醒时我将飘泊何方?就在那晓风送寒、残月惨照的杨柳岸旁。这两句因情设景、纯属想象之辞。作者设想自己与恋人离别后,孤舟一叶,飘泊在“千里烟波”之中。自己借酒浇愁,独斟独饮,直喝得人事不省,醉卧通宵。酒醒梦回,已是清晨,只见寒凉的晓风吹拂着衰败的疏柳,一弯残月斜挂在杨柳梢头,使人感到分外冷落凄凉。作者把这一组令人倍感凄清的秋景集中在一起,使“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意境更加具体可感。这种“因情设景”的描写手法,有助于渲染、烘托感情,加强了抒情性,很值得学习。
北宋词人 柳永 《雨霖铃》宋·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无由:无法。这几句大意是:愁肠已经寸断,无法饮酒成醉。酒还没有到我唇边,先已化成了眼泪。这两句写痛彻肝肠的思念之情。在《苏幕遮》[著云天]中,作者写自己因为思家念远,“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中所表现的痛苦又进一层:在饮酒以前,作者已因思念亲人而愁肠寸断,因此酒已无法入肠,作者也不可能借酒浇愁了,所以说欲醉“无由”;那脸上的满面泪痕,倒像是未到唇边的酒所化成的一样。这种愁绪,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加凄切,更加难堪。前人评论此词时说“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许昂霄《词综偶评》),确实如此。范仲淹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政治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但这样的铁汉子也有儿女情长之时,也有思家念远之情,唯其如此,才使范仲淹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政治家而光照千古。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御街行》元·白朴《阳春曲·知几》。这两句大意是:今日有酒今日就来个一醉方休,姑且喝完眼前这有限的酒。作者生活在异族统治的元代,大志不伸.不得其用.深感社会的黑暗和不平,唯有以酒来浇愁。这里有消极颓废思想的表现,更是作者不得意的自我排遗。现在常用来形容得过且过.消极苟且的生活态度,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元代曲作家 白朴 《阳春曲·知几》唐·许浑《谢亭送别》。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安徽宣城北,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西楼:指送别之处谢亭。这两句大意是送别友人之后,因心绪不佳,不胜酒力而睡去。日暮酒醒,风雨满天,友人之舟早已远逝不见踪迹,自己怀着孤寂的心情,默默走下西楼。全诗是:“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不言别情,只写景物,通过风雨凄迷之景的烘托宣染,已把凄黯帐惘的情怀表现出来,这样的结尾更富含蓄性,有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写作当知此法。
晚唐诗人 许浑 《谢亭送别》唐·韩愈《游城南十六首·遣兴》。断送:消磨。造两句大意是:消磨一生的好办法只有饮酒,考虑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如闲适。《遣兴》原诗为:“~。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韩愈是唐代大儒,以孟子的继承人自许,积极用世,但此诗写得十分超脱。~二句说美酒、闲适是人生难得的两大幸福,自己将终生以酒为伍.忙中偷闲,闲中取乐。诗句表理出鲜明的道家思想,带有一定的梢极情绪。
唐代文学家 韩愈 《游城南十六首·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