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简介:北宋诗人
梅尧臣经典语录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本句大意是:霜落叶凋,林间空疏,只见鹿在饮着溪水。这句既点时又写景。正因叶落林空,视野开阔,才能看到鹿在饮水;而“鹿饮溪”又多么闲适,多么自在!由鹿之自在,又表现出诗人山行之自在,正因四野无声,“鹿饮溪”才未受到任何惊扰,诗人步履之轻微、心情之闲静可见。诗句以平淡之语状难写之景,新颖自然;又能情与景惬,“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自然巧妙的笔法,值得仔细体味。
《鲁山山行》宋·梅尧臣《田家语》。这两句大意是:谁说农家的生活快乐?春天的赋税到秋天还没有交足。梅尧臣是宋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开山祖师”,这首诗是其代表作。一开始,作者就以反问句式表现了农家生话之若。从陶渊明开始,诗坛上产生了不少反映农家乐的田园诗,作者在这里通过“谁道田家乐”这一有力的反问将它们一笔否定,接着以“春税秋未足”这一严酷的事实证实自己的看法。宋代实行两税法,春税之后继之以秋税,前者六月交纳,后者十一月交纳。春税尚未交足,秋税接踵而至,何况这一年的赋税是在水灾、蝗灾之后征收的,更弄得民不聊生。两句诗语言质朴而概括,反问句式的运用,赋于这首诗以一种控诉、抗争的基调。
《田家语》宋·梅尧臣《田家语》。里胥:乡里中担任公差的小吏。煎促:催促。这两句大意是:乡中小吏来敲我家的门,白无夜晚苦苦催逼煎熬。可用来描写旧社会农民被剥削的情形。
《田家语》宋·梅尧臣《陶者》。陶:制作瓦器。这几句大意是:制瓦工人用光了门前的泥土去制作瓦器,可是自己的屋顶上却连一片瓦都没有。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诗歌反映劳动者无权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剥削者却坐享其成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不是通过抽象说理,而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个侧面,采用对比手法,构成一幅艺术画面,使形象性和鲜明性完善地统一起来。这是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
《陶者》宋·梅尧臣《十三日雷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金鉴:喻圆月。鉴,镜子。玉虬(qiú球):白色虬龙。这两句大意是:月出海上,像一面打开的金镜;河水冰冻,在月光映照下宛如卧伏着一条玉龙。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圆月,描绘月光下清冷洁白的景物,给人以美感。
《十三日雷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宋·梅尧臣《日冥》。这两句大意是:禽鸟归巢全已纷纷飞入林中,疲惫的马匹正在徐徐步入城门。鸟投林,马入城,不明写日暮而暮色自见。可用来描写日暮景色。
《日冥》宋·梅尧臣《疲马》。这两句大意是:疲惫的马不怕鞭子抽打,已是黄昏时候,谁知前面的路途还有多远?疲马不比健马,虽经鞭打,也已无力奔驰,更何况日落黄昏,路途遥遥,谁知何时才得以到达终点,才能够得到喘息?诗人代疲马立言,道出疲马的心声,寄予深切的同情。但他决不是为写马而写马,而是通过疲马来反映自己的生活和心态。诗人穷愁潦倒,在生活的重压下心力交瘁而前途茫茫,更不知何时才会出现转机,这种穷愁无奈的思绪借疲马而传神。
《疲马》宋·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欧阳永叔:即欧阳修,当时在期中官居翰林学士,而梅尧臣在安徽宜城居丧。梅尧臣在梦中重返京城,与欧阳修会见,梦醒后作此诗以寄。这两句大意是:五更时分千里梦醒,只见残月斜照,满城鸡啼。这两句写梦醒后的惆怅心情及对朋友的怀念。“五更”为梦醒的时间。“千里梦”指作者曾梦游千里,到京都会见友人,从紧接着的“适往言犹在”一句可知,他们曾在梦中促膝长谈,醒来时谈话的内容还记得清清楚楚。“残月一城鸡”写梦醒后见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残月斜照,景色凄清,朋友的身影已经不见;满耳鸡啼,独无人声,朋友的声音也已消失。在这五字景语中,寄托着作者的无限惆怅,思友之情油然而出。梅尧臣主张写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文学史上往往引用这两句作为体现其诗论的范例。
《梦后寄欧阳永叔》宋·梅尧臣《洛阳牡丹》。金谷妓:晋朝豪富石崇于洛阳筑金谷园,崇有爱妾名绿珠,多风采,善吹笛,栖居金谷园中,世称金谷妓。洛川妃:指洛神宓妃。这两句大意是:(洛阳牡丹是古代倾国佳人、绝代仙姬的精灵化成)那红色的为绿珠所栖,那黄色的是宓妃所处。洛阳是九朝古都,繁华无比,如花似玉的仕女不计其数;洛阳牡丹,妍花奇葩,素有“甲天下”之称。于是诗人产生奇妙的联想,认为“~。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他想象洛阳的各色牡丹都是绝代佳丽的芳魂所依附、幻化,是人世稀有的奇葩。诗句以人赞花,以花誉人,把两样极美的物象互为比况,就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洛阳牡丹》宋·梅尧臣《鲁山山行》。鲁山:一名露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北。这两句大意是:好看的山峦随着游人的脚步不断变化着姿态,独自走在幽静的山间小径上,只顾观赏美景,有时竟迷了路。这里写千姿百态的山间景色,表现山行的无限情趣。可用来描写山行时步移形异、景色多变的情形。
《鲁山山行》宋·梅尧臣《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林端:林梢。缘:沿,顺着。一何:何其,何等。这两句大意是:林间的松鼠在枝梢上跳跃如飞,它攀挽枝条的动作何等敏捷!诗句写山行所见,充满着清新活泼的气息。凝神的观察,由衷的感叹,折射出林间的幽静无扰和诗人的愉悦自适。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男儿自有持定的操守,可以被杀却不可以苟且安生。
《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