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路》

名言解释: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其:他,指当时的统治者。身正:自身行为正派。令:下达命令。这几句大意是:如果执政者自身行为正派,那么即使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自觉行动;如果执政者自身行为不正,那么即使发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

原文中这段话是孔子针对当时各诸侯国的统治者而言的,其中所包古的道理,值得今天我们每一个作教师、军事指挥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人引用。可供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时引用。

孔子的照片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

查看详情>>

更多 孔子经典语句

1.每事问。

春秋·孔子《论语·几佾(yì议)》。本句大意是:每件事情都要请教。《论语·八佾》载:“子入太庙,~”。孔于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有弟子三千,日日向他求教。可他并不自满自足,遇见不懂的事情,还是一一向别人请教。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千秋以下,仍可作为楷模。

《论语·几佾》
2.不贰过。

孔子《论语.雍也》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

《论语·雍也》
3.过犹不及。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过:过分,办事做过了头。犹:像,如同。不及:赶不上。本句大意是: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不做是一样,是不合适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和达不到这个限度一样会导致失败。《荀子·王霸》“过犹不及也,譬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列宁曾说:真理如果加以夸大,就会荒谬绝伦,说的都是这一道理。可用于对某些容易犯“左”倾毛病者的劝说,或用于告诫好患急性病的人。

《论语·先进》
4.不念旧恶。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本句大意是: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宽容、大度的道德观。只有“不念旧怒”.才能抛开宿怨,一切向前看;只有“不念旧恶”,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搞好事业。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不斤斤计较。

《论语·公冶长》
5.既往不咎。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咎(jiù旧):责备。本句大意是:以往的过错,不必再追究责备了。这一句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宽厚态度,今天仍常引用,但只适用于已经认识并已改正的一般错误。如果是严重错误,或本人犯了错误并未认识,并来改正,仍是应该追究的.这样才能做到“惩前毖后,治病鞭人”。

《论语·八佾》

更多 关于以身作则的经典语句

1.至廉而威。西汉哲学家 董仲舒
2.廉者昌,贪者亡。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
3.上不正,下参差。

晋朝·杨泉《物理论》居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不正派,居下位的人就会错误百出。说明领导者应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西晋哲学家 杨泉 《物理论》
4.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见宋·欧阳修《连处士墓表》。躬:亲身实践。信:取信于人。这两句大意是:事事带头去做,虽然不说话但能取信于人。事必躬亲,虽然不说话,但自己的行为本身已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和证明,所以能取得人们的信任;若只是夸夸其谈,指手划脚,却并不付诸实践,那么说得再动听人们也不会相信。身教重于言教,信行不信言,这是一条规律。这两句可用以启示要取信于人必须亲自去做,而不能停留在空谈。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连处士墓表》
5.进不失廉,退不失利。又称晏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 晏婴 《晏子春秋》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