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唐代诗人 王昌龄 《从军行》

名言解释:

唐·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金甲:铁甲。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卫叫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屡狄劫杀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予前往楼兰.用计斩杀楼兰王。这里以“楼兰”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这两句大意是:战士们在沙漠上身经百战,铁甲都磨透了,但他们抱定了决心.不彻底击溃来犯的敌人,决不还家。

这两句语言铿锵,掷地有声。前一句概括性极强,战士戍边时间之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激烈,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囊括在这七个字中。后一句把战士坚定的信念,感人的誓言,必胜的决心,也都表现得很充分。可化用以表现戍边战士捍卫祖国尊严,保卫祖国领土,痛歼入侵之敌的英雄气概。

更多 王昌龄经典语句

1.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形容心地光明磊落,如冰一样澄清透明。玉壶:玉制的壶,比喻高尚纯洁的胸怀。这两句大意是:胸中有一颗纯洁的心,犹如一块透明的冰放在一只玉壶之中。这个比喻新奇而贴切,可用来表示自己襟怀磊落,心地纯沽;也可用来赞美心地纯正的人。

《芙蓉楼送辛渐》
2.青山明月梦中看。
3.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唐·王昌龄《长歌行》。同袍:指交情极深的朋友。这两句大意是:所见到的老朋友,都己是老人了。此二句写得很消沉,诗人看到曾几何时,自己那些老朋友一个个都巳双鬓如染,不由得感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可以此二句抒发光阴易逝的感慨。

《长歌行》
4.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唐·王昌龄《塞上曲》。翻:反而。这两旬大意是:功勋卓著,反而被斥而下狱,战斗在边疆上的士卒唯有暗暗心伤。唐代,中原汉族屡屡与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发生军事摩擦.戍边将士们为了朝廷的安全,不辞辛苦,不怕流血牺牲,战斗在环境艰苦的边塞之上。但往往因为劳苦功高,反而引起别人的忌妒而遭陷害,或引起当权者的猜疑而遭罢黜。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战士黯然神伤。诗句揭示了封建社会好人受屈,功臣遭黜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懑与不平。在造句上,首句以“功多”与“翻下狱”相连接,形成情理上的乖背,突出了社会的不平。次句中的一个“但”字,表明“士卒”除“伤心”之外别无其它感情,更突出了内心的抑郁。这种造句法可以借鉴,也可用“功多翻下狱”表现功臣遭刑狱的黑暗政治。

《塞上曲》
5.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唐·王昌龄《寄欢州》我与你心意相通,就不会觉得距离遥远,也不觉得山水阻隔。

《寄欢州》

更多 关于征战的经典语句

1.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代诗人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
2.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唐代诗人 李白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3.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见唐·李白《关山月》。由来:从来。这两句大意是:从来征战的沙场上,几乎见不到有人能活着回到故乡。~两句是作者深沉的思索,也是由历史得出的结论。它揭示了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此名句可用来谴责不义战争和发动不义战争的战争狂人。

唐代诗人 李白 《关山月》
4.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战国·屈原《九歌·国殇》。旌(jing晶):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此泛指战旗。若云:纷若云集。矢交坠:取方流矢交加,在阵地上纷纷坠落。这两句大意是:(战场上)战旗遮天蔽日啊,敌人来如云涌;流矢纷纷坠落啊,战士们争先杀敌。这两句把激战的场面写得惊心动魄。把爱国战士冒着枪林矢雨争先杀敌的勇敢精神写得宛然可见。《国殇》不愧为用诗写战争场面的典范,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写古代征战场面可以借鉴。

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九歌·国殇》
5.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宋·陆游《关山月》。沙头:沙场,战场。空照:指落月空照。这两句大意是:谁能理解笛里传出的壮士的心声?落月的余光白白地把战场上征人的尸骨照映。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对金议和。此后,朝廷文恬武嬉,不图恢复,出现了“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玹’的局面。这两句反映“三十从军今白发”的戍边战士由于无仗可打,在戍楼里虚度岁月。他们在笛声中倾吐自己“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的悲愤,可这悲愤的笛音却无人理解;只有冷冷的落月,白白照射着功业无成、屈死沙场的征人的尸骨。透过这种触目惊心的景象,我们可以看到南宋小朝廷的腐败,可以听到广大爱国将士的心声,也可以看到老诗人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诗句的反问句法和悲凉景象,使作品在叙事中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关山月》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