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无名氏《中吕满庭芳》。鸭头绿:鸭子头上绿色的羽毛。鱼尾红:鲤鱼红色的尾巴。这两句大意是:一江浪花,就像鸭子头上翠绿色的羽毛;几缕残霞,又像是鲤鱼尾巴闪着鲜红的颜色。这两句比喻自然贴切,画面色调鲜明,对比度突出,红霞映绿水,给人以极美的感受。可用来描绘傍晚江面景色。
无名氏 《中吕满庭芳》唐·朱庆余《观涛》。鲜飙(xiǎnbiāo显标):少见的狂风。这两句大意是:潮水奔涌而至,像是狂风出海,挟着鱼龙之气;又如晴日雪水自山间喷薄而来,发出雷鼓之声。描写涨潮时的惊涛巨浪,耳目并用,视听结合,有声有色,气势壮观。可用来写涨朝的形。
唐代诗人 朱庆余 《观涛》唐·郑谷《淮上渔者》。鱼: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鱼。荻(dí笛):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似芦苇。这两句大意是尺把长的鲈鱼才钓来,儿孙们就在获花丛里引火烹食。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渔家乐的图景:老渔翁才钓得一条肥大鲜美的鲈鱼,儿孙们马上在荻花中做起野炊来。可以想见,祖孙三代品尝鲈鱼时该是多么惬意!寥寥十四个字,形象鲜明,容量程大。写作时必须善于选择镜头,捕捉形象,由此可见。
唐代诗人 郑谷 《淮上渔者》唐·章孝标《鲤鱼》。真珠:珍珠。这两句大意是:眼睛像珍珠,鳞片像黄金,时时拨起水浪,一会儿上浮,一会儿下沉。两句写鲤鱼的形状、颜色及出没沉浮的情况。古代诗文中不乏水清、鱼游的描写,但直接写鱼的形态的作品还不多见,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
唐代诗人 章孝标 《鲤鱼》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寒山前]。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西。鳜(gui桂)鱼:一种大口细鳞的名贵淡水鱼。这两句大意是:西塞山前,白鹭翻飞,桃花映着流水,水中的鳜鱼又大又肥。这是一首描写渔夫生活的小令,全词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两句写出了渔夫眼前的美景:蓝天、青山,白鹭飞翔,红花、绿水,鳜鱼畅游,动植鳞禽,怡然自乐,绘出一幅清新话泼的水乡风景图,词句诗画相兼、情景交融,适于表现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唐代道士、词人和诗人 张志和 《渔歌子》唐·李白《远别离》。这两句大意是;君主如果没有贤臣的辅佐,就像龙变成了鱼一样,失去了力量和威严;权臣倘若窃取了政权,就会律老鼠变成老虎一样飞扬跋扈。《远别离》是李白对天宝后期玄宗荒政,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弄权的混乱现实的艺术反映。~可以说是对许多历史经验的总结,为政者不可不慎。
唐代诗人 李白 《远别离》唐·李白《公无渡河》。昆仑:昆仑山。黄河源于它的支脉巴颜喀拉山。龙门:在山西河津县西北,传说夏禹治水,凿以通流,又称禹门口。这两句大意是:黄河西来冲决了昆仑山,她大声咆哮着,奔腾万里,怒触龙门。诗句大气磅礴,把万里黄河描写得宛如有着无限生命力的巨龙,所以成为咏叹黄河的名句。可用来描写黄河的气势。
唐代诗人 李白 《公无渡河》唐·胡令能《小儿垂钓》。这两句大意是:一个初学垂钓的小孩,老远就跟向他问话的路人招手,他不肯答话,惟恐把鱼儿惊散了。诗的前两句是:“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侧重写小儿的形貌,形中含神。~两句侧重写小儿的神情,神中有形,把一个初学垂钓的小儿惟恐别人打扰,专心致志钓鱼的情景,活脱脱地表现出来,形神兼备,天真可爱。描写小儿的心理、神态,可作借鉴。
唐代诗人 胡令能 《小儿垂钓》唐·杜甫《漫成一首》。联拳:群居的样子。拔剌(là拉):鱼跃声。这两句大意是:一群鸥鹭静静地栖宿在岸边的沙滩上,从船尾不时传来拔剌拨剌的鱼跃声。这是杜甫从云安发船下夔州时作。全诗为“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四句皆舟中所见夜景,因有明月朗照,故沙头宿鹭可见,又因夜半人静,故鱼跃之声可闻。描写江上月夜之景可作参考。
唐代诗人 杜甫 《漫成一首》唐·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桃花雨: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江南春雨多,故称。这两句大意是:一连三天春雨,兰溪水猛涨,极爱新水的鱼儿联翩而来,鲤鱼在半夜里跳跃着涌上了溪边浅滩。诗句写出了兰溪一带的美丽风景和渔家的欢乐之情,笔触清新,富于民歌韵致。鲤鱼上滩一句尤为生动传神,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了勃勃生机。
唐代诗人 戴叔伦 《兰溪棹歌》唐·崔道融《秋霁》。这两句大意是:入夜,一弯如钩的新月映于江中,鱼儿平时被垂钓的鱼钩吓破了胆,乍见钩月的影子,疑是钓钩又来,一惊跃起,泼剌一声,拨浪而逃。全诗是:“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以钩状月者很多,如李后主“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等,但写鱼儿见钩月疑是钓钩,吃惊而逃则别出心裁,给诗平添了许多情趣,学诗者应学习这种新奇幽默的构思。
唐末诗人 崔道融 《秋霁》宋·张震《鹧鸪天》[横素桥边]。:追逐。这两句大意是:衔泥筑巢的春燕,迎着满天风絮飞翔;水中争食的鱼儿,追着一池浪花嬉蝣。写天上,一写水中;一写燕飞,一写鱼跃。空中柳絮漫天,水中浪花飞溅,字字充满了动感和生机。可用以描写暮春景色。
宋代学者 张震 《鹧鸪天》宋·张良臣《山房惠猫》。江海:即五湖四海,泛指四方各地。分诉:分辩诉说。这两句大意是:从外地谋生归来,猫儿绕膝而叫,一定是在诉说家中没有鱼吃。由猫无鱼,则主人家中贫困可知,这正是他江海远行的原因。江海归来,猫儿绕膝而叫,小小一个生活细节,却生发出一段生活艰难的感慨;而“绕膝”“分诉”等字眼,又充满着融洽、温馨的人情味,犹如小儿绕膝撒娇一般,充满生活的气息。可见诗人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眼力和技巧。这种在平凡中蕴含深意的写作方法值得体味。
宋朝诗人 张良臣 《山房惠猫》宋·张耒《海州道中》。这两句大意是:荒芜的水田一片寂静,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鱼儿在水边跳跃,发出翻水的响声。诗句动静相衬,以鱼翻水响,衬托人的无声,描绘了一幅田野荒寂,空无一人的凄凉图景,只有那翻水的跳鱼,在死一样的寂静中带来一丝生机。
北宋文学家 张耒 《海州道中》宋·袁去华《满江红》[画栋珠帘]。两句大意是:夕阳西斜,映出白鸟归巢的影子;晚烟浓重,使归来的渔舟迷失了方向。者形容傍晚暮色苍茫的景象,以“斜日”、“白鸟”、“晚烟”、“鱼艇”构造画面,色彩鲜明,富有诗情画意。可化用来描写田园或水乡的傍晚景物。
宋代学者 袁去华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