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昼简介:北齐文学家
刘昼经典语录
语出自(北齐)刘昼《新论·防欲》。其名言的意思是:事情未暴露之前就加以制止,欲念尚轻微的时候就实行禁绝,就是防微杜渐的意思。(塞:就是堵塞。形:就是暴露。危微:就是轻微的意思。)刘昼,著有《刘子新论》又名《刘子》,学术体系属于杂家。《刘子》一书,针对当时社会时弊,提出了自己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 。
《新论·防欲》北朝·齐·刘昼《刘子·荐贤》。上赏:上等奖赏。蔽贤:埋投贤才。显戥:当众处决。这两句大意是:荐进贤才的人应受到上等奖赏,埋没贤才的人要受当众处决的惩罚。这种严格的奖惩措施,为的是鼓励荐举贤能之士,堵塞蔽贤之路。今世实行的种种“伯乐奖”相对打击压制人才者的举报制度,正是这一古风在新社会条件下新的表现形式。
《刘子·荐贤》北齐·刘昼《刘子·贵言》。甘:指味美,此处用作动词。本句大意是:将要生病的人,必然不觉得鱼肉等佳肴味道鲜美。人将要生病的时候,虽然病情还没显露,但内部生理已发生病变.所以对美好的食物也觉得食之无味,难以下咽。此句意在比喻人将要遭受灾祸的时候,虽然灾祸尚未显现,但思想作风已经不正.必然对中肯的批评劝告听不进去。这两句可用于预察人的疾病.也可用以比喻不听忠告的人必然招致灾祸。
《刘子·贵言》北齐·刘昼《刘子·言菀》。葩(pā趴):花。泫(xuàn绚):水珠下滴。这两句大意是:春花在艳阳下绽开,好像张开的笑脸;秋叶沾上了露水,好像在垂泪哭泣。此二句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将春花、秋叶放在一起加以对比。春光明媚,春花含笑,给人以喜悦、欢欣之感;秋风萧瑟,霜露降落,经霜的秋叶在阳光下滴水,给人以冷清、凄凉之感。很显然,这二者都给人以美感,都富有诗意。可用以形容春花秋叶之状,说明四时景色不同,各有妙处。
《刘子·言菀》见北齐·刘昼《刘子·妄瑕》。荆:荆山,在今湖北省西部。相传战国时楚人卞和于此山得宝玉“和氏璧”。岫(xiù秀):山峰。纤瑕(xiá霞):细小的毛病。骊(lí梨)龙之珠:出自骊龙颔下的宝珠。纇(lèi累):疵点,小缺陷。这两句大意是:荆山的美玉也必然含有细小的毛病,出自骊龙颔下的宝珠也有微小的缺陷。任何事物的质量都不是绝对的;既不会是绝对的好,也不会是绝对的坏。绝对的完美无缺,世间并不存在。俗话说:凡事难以十全十美,也是这个道理。可用于对事物性质含有相对性的说明,也可用于对有过失者的鼓励。
《刘子·妄瑕》北朝·北齐·刘昼《防欲》珍珠晶莹明亮,尘埃就不能沾上去,人的品性高尚,就不会沾染坏的习惯。
《防欲》北朝·齐·刘昼《刘子·慎隙》。由:因为。忽:忽视。这几句大意是:灾祸的发生,必然是由于积怨太多;过错的开始,多因为忽视细小的苗头。就人与人的关系来说,积怨太多,必遭报复,给自己带来灾祸;就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人们的过错,大多是由于忽视了坏事的苗头而酿成。所以人要善于与他人和睦相处,广结善缘,以免祸患;要注重问题的苗头,防微杜渐,以免铸成大错。
《刘子·慎隙》北朝·刘昼《刘子·激通》处境不穷困的人,思虑不会很远;自身不危难的人,志向不会太大。这是在告诉我们地位越低下,处境越困难的人,就越能深谋远虑,且有雄心壮志,也就是说困苦能促使人发愤图强。居:指处境。隐:困穷。危:艰危,危难。广:远大。
《刘子·激通》北齐·刘昼《刘子新论·阅武》。亟(qì气):屡次。凋:凋敝。辍(chuò绰):停止。这几句大意是:屡次进行战争,则使人民疲惫困乏;不习武练兵,则使人民懒惰松懈。因此不可轻易发动战争,而应坚持习武,不断练兵。这几句讲了战争与习武的关系。作者认为:经常进行战争,势必造成国穷民凋,危害无穷,因而不可轻易动兵。但国家不可不作战争准备,不备战则放松警惕,不习武则人民懒惰,因而应警钟常鸣,习武不辍。这几句说得精辟透彻,如警句格言一般。可用于强调“兵不妄动”、“习武不辍”,培养人民的勇敢尚武精神。
《刘子新论·阅武》北朝·齐·刘昼《刘子·适才》。蓑(suō梭)衣:用蓑草或棕毛制的雨衣,用以避雨雪。裘:皮袍。被:覆盖。淋:受洗。这几句大意是:身处华丽的房屋里,蓑衣不如皮袄舒适;冒大雪,经骤雨,则皮袄不如蓑衣适用。世闻万物,各有各的用途和存在价值。物当其用,就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实其自我价值;用不得其所,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可用以说明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重要性。
《刘子·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