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名言

16.它好似一曲持续而静止的音乐。奥地利诗人及剧作家 史达尔
17.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法国作家 福楼拜
18.子在齐阐《韶》,三月不知肉味。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子:指孔子。韶:《大韶》的简称周代“六舞”之一,吴季札在鲁国看《大韶》乐舞的演出,叹为观止;孔子也称《韶》为尽善尽美。这两句大意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入迷得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来。这两句说明美好音乐的感人魅力,它能使人浸沉在美的享受中,大脑兴奋点集中在听觉上,致使味觉失去了作用,吃肉也尝不出香昧来。孔子是个极爱音乐的人,也是最懂得音乐的人,他不只是欣赏音乐的形式美,而且重视音乐的内容美,即重视音乐所启示的教育意义。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述而》
19.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见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清风:凉爽的风。行云:流动的云。这两句大意是:凉爽的风把歌声吹进了太空。乐曲自在地围绕着白云翻飞。这两句写乐声的悠扬柔美。那动听的旋率随着清风飘入了兰天白云之间,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翻飞回荡,真像仙乐一样美妙动听。这种浪漫主义的笔法,不仅使读者如闻其声,还把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写得活灵活现,仿佛有形。可引以赞美动听的乐曲,也可借鉴其写作手法。

唐代诗人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2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wā蛙):我国神话中一位创世纪的女神。炼石补天,传说古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这两句大意是:(李凭的箜篌声)具有穿云裂石的神力,竟然惊破女娲炼石补成的天宇,逗落了一场急骤的秋雨。《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浪漫主义杰作,是唐代女音乐家李凭弹箜篌的形象记录,而~两句又是全诗的最强音。诗人以他奇特大胆的想象极力渲染箜篌音乐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在描写音乐的唐诗中别具一格。

唐朝诗人 李贺 《李凭箜篌引》
21.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这两句大意是:(颖师的琴声)像蓝天上白云飘浮,又像柳絮离开了柳枝,随着春风在辽阔的天空轻轻飞扬。~是运用“通感”手法写声音的一个好例子。琴声本是诉诸于听觉的,而韩愈从颖师的琴声中仿佛看到白云在飘浮,柳絮在飞扬,把听觉和视觉沟通起来,用视觉获得的形象美,形容听觉所体会的音乐美,把无形的音乐描绘得惟妙惟肖,宛然可见。此诗被后人誉为足以“惊天”的摹声至文。讲通感手法可引此例。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听颖师弹琴》
22.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波兰作家,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莱蒙特
23.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德国哲学家 尼采
24.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灵魂。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25.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美国女教师 卢安·约翰逊
26.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乐:音乐。化:教化。这几句大意是:听一听音乐,便可知其民俗风尚;知其民俗风尚,就知道其教化的情况。这几句指出音乐、风俗与政治、国运的关系。《礼记·乐记》认为“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刘安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音乐反映了人民内心的喜怒哀乐,反映了人们的理想、追求,通过音乐可以观测到时人的风尚、习惯,从中可以知道教化的程度及努力的方向。可以这几句分析音乐与风俗、政治教化的关系。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主术训》
27.音乐中蕴藏着如此悦耳的催人奋进的力量。英国诗人 弥尔顿
28.有什么样的激情是音乐所不能燃起或抑制的?英国古戏剧家 德莱顿
29.对于一颗苦难的心,一曲悲歌是最美的音乐。英国诗人 菲·锡德尼
30.世界用图画和我说话,我的心灵以音乐应答。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